修心日光论
虚空祥尊者造
释法音译 目次
壹、译者说明
贰、正文
一、礼赞与誓愿
二、传承历史与教授殊胜
三、四前行法
四、修习世俗菩提心
五、恶缘转菩提道
六、明示摄一世修行
七、修心之量
八、修心三昧耶
九、修心学处
十、修习胜义菩提心
十一、回向与跋
参、附录《大乘修心善慧密意庄严根本颂》 译者说明
修心,顾名思义,是训练心智,修心转念。修心遍在一切法门,广义上说,一切佛法都是修心。
此处所说修心,除了面对生活境界的修心转念、恶缘转菩提道外,更是特为明示二菩提心的修学之理;这其实是整个大乘道的根本,诚如阿底峡尊者所说,世俗和胜义二菩提心如日与月,是摧灭我执我爱执的利器,也是速集二资粮的胜妙方便,须由修学二菩提心庶得成佛,如鸟双翼,缺一不可。
大乘道的刻意所为在于利他成佛,为了利他成佛,须学成佛之道的菩萨行,也就是,由菩提心、清净回向摄持的『等持观法如虚空』的空性证悟,由此累积智慧资粮:后得时则由菩提心、清净回向摄持,以『后得观法如幻术』而修学前五度,由此累积福德资粮。福慧双修,即是以修学二菩提心为主,亦即是修心法要。
修心法要的清净传承可远溯至佛,由此无间传持直到阿底峡尊者。尊者晚年赴藏,将此法门秘传噶当诸师,后由菩萨伽喀瓦造《修心七义论》予以普传。《七义论》以七义主说二菩提心的修法,在西藏,其讲说、传习、弘扬、修持的传承颇广,历代各派祖师都有注解,《修心日光论》即为其一。《修心日光论》作者虚空祥尊者是宗喀巴大师的亲炙弟子,稟承大师的教诲与法要,具足清净师承和教传教授。综观《修心日光论》,内涵全备,次第井然,且依教理要言不繁地诠释、安立大乘道体与修次,阐发二菩提心的修学之理尤为鞭辟人理,精要独到,不仅集摄了三藏法义,令人易于正见佛法深义,而且句句法语堪为修行指导,能令结合实修调心,诚然值得一读。尊贵的第十四世DL喇嘛法王即常以此作为教说的论典之一。本译文采用印度达兰莎拉印行的藏文版,译文中目录及标题藏文原本未具,系译者为令易于现知当下所述主题而附加。此外,慧幢论师所造《大乘修心善慧密意庄严根本颂》,是以愒颂方式阐述《七义论》义,与《修心日光论》合读,或能更为深入领解修心法要,故特为译出,列为附录。译文出版,众缘和合,更蒙多位师长慈悲教导,解惑释疑,特此致谢。大乘深广教法何其广大精微,难证难行:又以译者障深慧浅,译笔拙劣,译文若有不妥错处,皆是译者之失,由衷忏悔,并请斧正。
愿此原着及译作功德,一心至诚回向如来正法恒久住世、虚空一切众生得到究竟安乐!
二OO三年三月 释法音 于印度达兰莎拉 一、礼赞与誓愿
一切时敬礼、皈依诸具大悲至尊善士莲足,惟愿一切分位大慈悲随摄受!
由彼根本慈悲心所出 而得善具菩提心宝船
张起六度四摄广大帆 以不懈精进风极运行
令诸含识悉离轮回海 并得引至遍智如意洲
此即胜妙商主大能仁 弥勒无著世亲安慧足
妙音龙树圣者胜寂天 金洲法王吉祥阿底峡
胜生及彼昆仲三尊等 俱彼传承师足悉顶礼
大车轨师各各诸道规 不相杂染明分而善显
即浊时第二佛宗喀巴 伟大妙音足下虔敬礼
由彼善妙演说胜教授 修习菩提心宝诸方便
真实如其而有我当说 胜乘道具缘者起信听 二、传承历史与教授殊胜 此菩提心宝修习教授,共称谓:『大乘修心大耳传』。
对此,阐说有二,即趣入具慧的支分——述说由何传承的历史俱彼教授殊胜、与明示教授宝王正义。
首先有二,即为明法源清净故,通说由何传承的历史及教授殊胜、与为于教授起敬重故,由不共作业上别说教授殊胜。
第一,如云:『教授甘露藏,从金洲所传。』
总的说来,圆满正觉敦说了八万四千法蕴,或依次三转*轮,所有教说若予集摄,则集摄在仅为无余灭尽我执或自执错乱之道、以及修习积极利他心思之道俱彼支分。由前者所作,就所诠而言,为声闻、缘觉二种法乘:就能诠而言,教说了引导声闻、缘觉种性的小乘法藏。由后者所作,就所诠而言,为大乘因果:就能诠而言,教说了大乘的显密教典。